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描金彩繪濟公神像瓷偶
登錄號:2009.013.0001的圖片(20090130001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001的圖片(20090130001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001的圖片(20090130001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001的圖片(20090130001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001的圖片(20090130001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001的圖片(20090130001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001

尺寸:9.5 x 10.5 x 28.5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神像、陶瓷擺飾、裝飾陶瓷
文物描述:1. 本件為描金彩繪濟公神像瓷偶,為陶瓷材質,瓷偶以注漿模製而成,在保存狀況上,瓷偶頸部有一道幾近斷裂的裂痕。通器施釉,以白瓷為基底,上以金彩描出紋樣點綴裝飾,頭部以黑釉繪頭髮與眉毛及眼珠、以紅釉繪嘴唇,以突顯神像的面容神情。瓷偶造型為濟公模樣,腳踏三七步,頭戴船形帽,赤腳,以左手提著鞋;著寬鬆大袍,衣襟未束緊而露出胸膛,袍上正背面都有以描金彩繪的三角形網格狀補丁,整體表現出濟公自成一格的顛僧形象。
2. 瓷偶一類作為擺飾用途的陶瓷產品,原來風行於歐美與日本地區,造型多見精緻的娃娃與動物、卡通人物等等,又被稱作「西洋玩偶」或「西洋藝術陶瓷」。早期臺灣以苗栗地區生產裝飾陶瓷最為盛行,在198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在公館鄉有多達400家的陶瓷工廠。裝飾陶瓷工廠起初主要是做替國外陶瓷廠代工的生意,後來也自行開發商品,因此如本件作品般的中國傳統題材也頗為常見。
參考資料:1.張維安、鄧淑慧、林于煒,2006。苗栗裝飾陶瓷產業。苗栗市:苗縣文化局。
2.賀豫惠、薛恭貴,2013。裝飾陶瓷典藏圖錄:瑰雅巧靈的苗栗瓷偶。南投縣草屯鎮: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3.裝飾陶瓷,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307(瀏覽日期:2021/05/20)。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1/07/29
已瀏覽清單
藏品(岡山空軍通信學校慶祝十週年校慶)的圖片
藏品(大正十年關西庄范洪漢等納稅領收證)的圖片
藏品(新竹縣四十二年~七十二年度共徵收稅款)的圖片
藏品(絕命終結站)的圖片
藏品(獸皮背袋)的圖片
藏品(梅氏四不像右側鹿角)的圖片
藏品(南投廳埔里社堡牛眠山庄第71番戶1267番地警第72號戶長林阿溪之戶口調查表單乙)的圖片
藏品(煙斗)的圖片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黃魚鴞)的圖片
藏品(長方形四面雕龜桃連錢魚紋帶柄粿印)的圖片
藏品(紅色夾砂魚骨紋陶)的圖片
藏品(雕釉黃底菊花紋瓶)的圖片
藏品(比目魚釣鉤)的圖片
藏品(阿美族銅鍋)的圖片
藏品(主要名稱:王船燒去瘟神遊天河,劃一題名:蔚藍的太平洋日記)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