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曼陀林琴男孩與小狗瓷偶
登錄號:2009.013.0113的圖片(20090130113_I001.JPG),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113的圖片(20090130113_I001.JPG),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113的圖片(20090130113_I002.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113的圖片(20090130113_I003.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113的圖片(20090130113_I004.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113的圖片(20090130113_I005.JPG),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113

尺寸:6.2 x 5.9 x 12.8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70~1990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苗栗
關鍵詞:裝飾陶瓷、陶瓷娃娃、居家裝飾、居家擺飾
文物描述:1.本件為彩繪曼陀林琴男孩與小狗瓷偶,男孩左手拿著背部隆起的曼陀林琴,右手上舉置於眉間作敬禮手勢,腳下一隻小白狗興奮上望。瓷偶施釉彩繪,釉色明豔。繪顏彩,捕捉男孩活潑的表情,與動作搭配之下,呈現整體活潑淘氣的氛圍。因瓷偶造型複雜,男孩右手手肘轉折處、小狗與曼陀林琴的交界面與小狗的背部等較難繪彩的地方未施釉彩,露出偏紅色的胎土。
2.日治時代發展出的窯業發展,除了鶯歌和北投之外,亦有日人發現良質陶土而到苗栗地區設窯燒陶。苗栗的陶土土質多鐵,陶胚色深,較不合適用來製作碗盤器皿,因此多生產釀酒甕等工廠用器。戰後的苗栗窯廠除了延續日本時代生產酒甕、花盆的傳統之外,也製作浮雕、瓷塑等裝飾用陶瓷。1970年代,苗栗地區窯廠興起製作裝飾陶瓷的風氣,最興盛的時期出現了上百家專做西洋玩偶的工廠,成為臺灣其他地區未有的特殊產業。
參考資料:1.張維安、鄧淑慧、林于煒,2006。苗栗裝飾陶瓷產業。苗栗市:苗縣文化局。2.賀豫惠、薛恭貴,2013。裝飾陶瓷典藏圖錄:瑰雅巧靈的苗栗瓷偶。南投縣草屯鎮: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3.陳信雄,2003。陶瓷臺灣:臺灣陶瓷的歷史與文化。臺中:晨星。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0/10/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蠻國戰笳聲)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