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淡藍釉福祿壽囍字紋淡青碗
登錄號:2009.013.0349的圖片(20090130349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9.013.0349的圖片(20090130349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349的圖片(20090130349_P002.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349的圖片(20090130349_P003.tif)(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349的圖片(20090130349_P004.tif)(CC BY),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349

尺寸:11.4 x 11.3 x 5.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淡藍釉、壓模印花、福祿壽囍字紋、淡青仔碗、鶯歌窯
文物描述:戰後初期臺灣鶯歌窯流行生產,俗稱為「淡青仔碗」的飯碗。唇口微侈,圓弧壁,帶圈足碗。採壓模成形,圈足刮釉露胎,沾黏窯沙。外器壁近底處與外底心施釉厚薄不均,局部未及釉。全器內外壁施以淡藍色釉,色似天青,碗口緣塗上一圈深藍釉,使色彩富於變化,外器面多開片。這類型飯碗並不運用彩繪,而是以壓模印花的技法裝飾淺浮雕圖案。內器壁素面無紋,外器壁環繞碗壁等距離壓模印花四組圓形開光,開光內裝飾「福祿壽囍」吉祥文字,文字為陽紋,開光以外地紋作上下兩層細瓣蓮瓣花紋,釉彩隨著淺浮雕圖案多重變奏,線條凹陷的地方積釉深厚,顏色較深,高凸之處釉層較薄,顯得顏色較淡,頗有光影閃耀的視覺效果。
參考資料:1.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3. 陳進博、莊琇雯,2011。宜蘭的傳統碗盤。宜蘭縣: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侈口折腹圓底雙豎把圈足罐)的圖片
藏品(飛俠小白龍--馮寶寶)的圖片
藏品(邵玉銘 信)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地下火花)的圖片
藏品(民國五十年范朝燈持有之房捐查定通知書)的圖片
藏品(1974年10月14日柯旗化獄中家書)的圖片
藏品(中華民國四十年范朝燈新生報公論報三月報費收據)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