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363
尺寸:12.2 x 12.1 x 5.5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二十世紀中葉日治後期至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日本瀨戶美濃
關鍵詞:彩瓷、閃光釉、鳳鳥紋、花卉紋、瀨戶美濃窯
文物描述:彩瓷碗以模製成形,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外底心中心模製押印十瓣暗花紋。碗內面素面無紋,有使用痕。碗外器壁口緣與近底處施作兩道金邊裝飾,器腹環繞碗身一周,裝飾兩組鳳鳥紋與花卉紋圖案,皆採用印花技法。長尾鳳鳥圖案先以紅色彩料轉引紙貼印,再用藍彩色塊彩飾鳥身羽毛,花卉紋飾則以紅、綠彩貼印雙菊花葉。外底心一隅蓋印有正方形印章的釉上紅彩款識,標記「伊藤謹製」商號出品,臺灣近代遺址出土為數不少標記「伊藤謹製」的陶瓷。從胎釉特徵判斷,應為日本瀨戶美濃窯一帶製品。然而,「伊藤謹製」很有可能是在臺灣上彩,是仲介商號名稱。戰後初期鶯歌窯所推出新式釉藥閃光釉與多彩裝飾的飯碗,應是來自日本這類製品的影響。該件作品圖案、款識皆與典藏品2003.013.0427彩瓷黃閃光釉鳳鳥花卉紋大碗相同,是同花色搭配的餐具套瓷。
參考資料:1.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 劉益昌、趙金勇,2010。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二冊(近現代考古)。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