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多彩折沿口碗
登錄號:2009.013.0370的圖片(20090130370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9.013.0370的圖片(20090130370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370的圖片(20090130370_P002.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370的圖片(20090130370_P003.tif)(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370的圖片(20090130370_P004.tif)(CC BY),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370

尺寸:12 x 12 x 4.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1950年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粉紅彩、綠彩、黑彩、小吃碗、鶯歌窯
文物描述:戰後初期臺灣餐具流行彩瓷的年代,鶯歌地區製作,專門供應小吃攤使用,業者稱為「生意碗」的小吃碗。碗的形制極具特色,坯體厚重,大撇口碗折沿口邊寬寬大大的,碗下腹腰線收縮,底部狹窄,碗的腹壁下細上粗,視覺上看似食物容納份量多,實則盛裝有限。許多小吃如肉圓、滷肉飯、米苔目、刨冰等店家都愛用的餐碗。該件藏品全器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胎體呈米黃色,內外壁皆施以白釉,內器壁素面無紋,外碗壁以青綠彩等距離佈置六組細雙線條紋,其間再裝飾各三組粉紅彩與黑彩水滴紋樣排列的線條紋。幾何形圖案設計簡潔有力,頗具有現代化的抽象美感。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3.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箭)的圖片
藏品(祥龍文具組)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六年邱蘭濱繳納昭和十六年度臺中州農會農業生產費用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旋截圓環粗胚殘件)的圖片
藏品(鐵繪影青虎瓶)的圖片
藏品(龍虎風雲--亞蘭德倫)的圖片
藏品(乾漆束腰龍鳳透雕獸足宣爐几)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