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青花粉紅彩花卉紋碗
登錄號:2009.013.0318的圖片(20090130318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318的圖片(20090130318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318的圖片(20090130318_P002.tif)(CC BY),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318的圖片(20090130318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318的圖片(20090130318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9.013.0318的圖片(20090130318_P005.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318

尺寸:12.2 x 12.1 x 5.3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二十世紀中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北部
關鍵詞:青花粉紅彩、花卉紋、飯碗
文物描述:1940年代至1950年代臺灣常民家庭普見使用的彩繪飯碗。造型呈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採鏇坯壓模、彩繪施釉燒製而成。全器除圈足外幾乎滿釉,圈足外直內斜,露胎呈灰色,沾有窯沙痕跡,局部缺損。口部略歪斜,成型技術不太純熟。碗內器壁素面無紋,外壁一隅釉下裝飾花卉紋。彩繪以鈷藍色料作花蕊與葉,粉紅顏料作花瓣,沒骨畫風略顯生澀。外器壁近底處、外底心與內器面多見開片。粉紅彩色料引進臺灣的時間,比釉下青花鈷料年代要晚,但推測日治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粉紅彩出現之後,青紅交映雙色碗盤的新品種風行一時,北投、鶯歌等臺灣北部地區窯場皆見大量生產,這種粉紅色調一度還被民藝收藏家認定為鶯歌窯的特徵。從胎釉特徵看,推定為北投或鶯歌窯等臺北地區製品。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3.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4. 陳新上,2011。臺灣百年‧陶瓷‧北投燒:臺灣現代陶瓷的故事。臺北市:博揚文化。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石刀)的圖片
藏品(明清八大家文鈔五)的圖片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人事:任用(30-31))的圖片
藏品(土地公 )的圖片
藏品(桃紅地彩繡茶墊)的圖片
藏品(首都早報(1989-10-28))的圖片
藏品(西川滿、池田敏雄合著《華麗島民話集》)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