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花卉紋碗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P003.tif)(CC BY),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P004.tif)(CC BY),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I001.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I002.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I003.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13.0477的圖片(20090130477_I004.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477

尺寸:16 x 15.7 x 5.2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1950-1960年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彩繪、花卉紋、大碗公、湯碗
文物描述:俗稱「大碗公」的湯碗餐具。敞口、弧壁、帶圈足碗。模製成形,長石釉上繪以彩釉裝飾,再高溫燒製而成。內外施罩綠釉,圈足刮釉露胎,外底心部分未及釉,綠釉或因施釉不均勻或因釉層稀薄,器面可見點狀綠色的積釉。碗口一角有多餘胎泥貼附。碗外器壁素面無紋,內器壁一側以紅、橄欖綠彩,寫意筆繪折枝花卉紋與樹叢,再刷毛白泥輕使交錯的斜直線相映襯,筆觸濃淡輕重變奏,色彩鮮亮動人。該件湯碗的彩繪風格接近鶯歌窯,但是紅色露胎不似鶯歌窯慣用的胎土,產地有待一步確認。然而,從碗的形制與裝飾特徵來看,這是戰後初期1950年代至1960年代流行的彩繪餐具風潮下的產物。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3.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見津原蘭□章)的圖片
藏品(ESCAPE FROM FREEDOM)的圖片
藏品(鞘翅目(2))的圖片
藏品(建功神社)的圖片
藏品(黑絲質緹花百褶女裙)的圖片
藏品(籤枝)的圖片
藏品(〈選舉恩怨多好友成仇敵 設立辦事處風聲動高澎〉(剪報))的圖片
藏品(德富猪一郎著《臺灣遊記 》)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