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491
尺寸:25.3 x 24.9 x 9.6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03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圓口,圓唇,唇口下方略向內凹,頸部圓弧內凹,全器最大徑在肩腹交接,約在器身中央二分之一處,向下斜收至
關鍵詞:釉下多彩、彩繪、古木梅紋、湯碗、碗公、鶯歌窯
文物描述:碗的形制因為大小和用途不同,主要分為比較小型的飯碗和比較大型的湯碗,由於湯碗比較大,民間俗稱「碗公」。湯碗又有幾種類型,這件作品呈敞口、深弧腹、帶圈足碗的造型,接近古代所謂的「墩子碗」。這件湯碗採用模製成形,碗底心中央則特意壓模出一小圓形鏡面,增加造型變化。全器除圈足之外滿釉,圈足刮釉露胎,器體內外施罩淡綠釉,猶如一池靜謐的湖水。碗外器壁素面無紋,只有幾筆不經意的彩筆意外留下,碗內壁以粉紅、褐、綠彩,彩繪古木梅紋,色彩清麗動人。根據胎釉與裝飾特徵判斷為北部地區鶯歌等窯製品,是戰後初期1950年代至1960年代廣受歡迎的彩瓷餐具。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3. 陳新上,1998。古窯傳奇。南投縣: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林國隆。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