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棕編鸚鵡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8123的圖片(200908123_A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7張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棕櫚葉
尺寸:長:15 x 寬:3.5 x 高:9.5cm
重量:18.3g
主要技法:棕編
作品描述:棕編是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是以棕櫚樹葉為原料編製的工藝品。棕葉製品,古來有之。長江流域的棕編主要產於陜西南部的漢中、四川、貴州、湖南、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編、湖南棕編玩具最負盛名。此外,貴州塘頭棕編提籃、浙江武義棕绷亦很有名。2011年5月,棕編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繁棕編主要有鞋、帽、提包、套果盒、玩具、扇、椅七類,幾十個花色。玩具類以白色或棕葉原色棕𢇁為材料,以編、扣、結、穿等技法編製成稚拙可愛的魚、蟲、獅、象等。湖南棕編採用老棕葉和棕葉芯為原料,經過加工後製成兒童玩具。這種棕編往往採用結體穿插扎系的方法來構成形象,主要題材有蜻蜓、蚱蜢、青蛙、龜、蛇、金魚、孔雀等。有「單肚皮」和「雙肚皮」等編法。編好後用附加物作些小點綴,如小豆子之類,有的斑紋用筆點畫。
本件棕編作品「鸚鵡」,形態傳神,編技巧妙,身足與翅編法各異,可以看出棕編的工法變化。(詮釋委員:簡榮聰)

館藏編號:20090812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光囊紫柄蕨)的圖片
藏品(C-01-0-019 THIRD FLOOR)的圖片
藏品(肉球近方蟹)的圖片
藏品(45年度第二學期學生住舍證)的圖片
藏品(玉葉金花)的圖片
藏品(變化球)的圖片
藏品(大正三年林貫將各自名下持分權進行交換所立土地持分權交換契約書)的圖片
藏品(日本石器時代遺物模型)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