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琺瑯彩錦雞花石紋瓶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9067的圖片(200909067_A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7張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瓷、釉上彩
年代:20世紀
尺寸:長:23.8 x 寬:16.4 x 高:32.8cm
重量:0g
主要技法:高溫燒成瓷胎,低溫釉上彩烤花裝飾
作品描述:琺瑯彩錦雞花石紋瓶特徵為:直口,弧腹向下漸收,淺圈足,瓶身寬扁,兩側肩部刻劃三層弦紋。白地瓷胎,使用琺瑯彩在器身上以細膩的工筆畫描繪出錦雞、牡丹、山石等紋飾,另一側直書詩文,並繪有紅彩鈐印,器底落有「慎德堂製」四字雙行紅彩款。琺瑯彩暈染的漸層效果使整體色彩活潑豐富。
慎德堂,原本是圓明園九州清晏建築群的一座,出於道光皇帝對慎德堂的喜愛,因而要求景德鎮御窯場燒製一批底款為「慎德堂製」的瓷器。到了民國時期,亦流行以私人住所或書房名稱作為款識的堂名款瓷器,標誌著個人收藏或私家民生之用,其中慎德堂即為常見的堂名之一。

瓷胎畫琺瑯是清代官窯發展出的陶瓷裝飾技法,在高溫燒成的瓷器上勾繪紋飾,再入窯低溫燒成,由於琺瑯彩中的砷在低溫釉中會產生白色半透明的乳濁作用,呈現出粉白漸層的效果,因此琺瑯彩也常被稱作為粉彩。(詮釋委員:盧泰康)

館藏編號:20090906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時間之傷)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