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孩童替身紙像
登錄號:2010.003.0138的圖片(2010003013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03.0138的圖片(2010003013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0.003.0138的圖片(20100030138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3.0138

尺寸:5.5 x 21.8 x 0.1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69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祭祀用具與物品
創作者/製造者:林陳阿嬌
製造地:宜蘭市
關鍵詞:制解、補運
文物描述:本件孩童替身,為宜蘭市林陳阿嬌(又名阿巧)所製,作男孩面貌,紙像頭部以墨版印製在紅色紙張之上,根據外沿剪裁後,張貼於以綠色紙剪裁的身軀上,背後黏上一根竹籤以利立起。孩童替身紙像頭頂盤單一髮髻,兩側垂髮,身軀外形簡略,約略顯示雙手、上衣下襬與雙腳,身軀部位有兩道直向褪色痕跡。
替身為民間制解、補運法術中用以代替本人的用品,又有替身、代人之分,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為以稻草桿縛成人形,臉部再以紙張繪製五官張貼,另一種為版印紙質,有男女替身和十二生肖替身兩種系統。民間俗信若逢年度沖煞太歲神煞,或犯惡疾、車關、血光等災厄時,可至壇廟中進行制解法術,以小三牲等祭品祭禳天狗、白虎、五鬼等煞,並以替身代替本人而承受厄運。
參考資料:1.張懿仁,1996。金銀紙藝術。苗栗:苗栗縣政府。
2.邱秀蘭,2011。宜蘭民俗版畫集。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6/04/11
已瀏覽清單
藏品(高雄區合會鳳山分公司五週年紀念)的圖片
藏品(石網墜)的圖片
藏品(繩紋腹片)的圖片
藏品(紫色大稻埕)的圖片
藏品((臺灣)角板山泰雅族)的圖片
藏品(高足玻璃冰碗)的圖片
藏品(竹東林場印章及編號牌)的圖片
藏品(新修海靖寺捐題碑記拓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