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神荼門神版畫
登錄號:2010.003.0225的圖片(2010003022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03.0225的圖片(2010003022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0.003.0225的圖片(20100030225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3.0225

尺寸:26.4 x 37.1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歲時年節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門神、年畫
文物描述:本件神荼門神與鬱壘門神(登錄號2010.003.0226)為兩幅一對配置,以墨版印製於大紅色紙張之上。門神作古代武將造形,面朝左方,頭戴鐵冠,臉蓄五柳髯,身穿鎧甲,足蹬戰靴,左手持一柄瓜錘直靠於左肩之前。右手扶斜掛於身後寶劍之握把。左上方直書「神荼」二字。
門神為民宅家戶之守護神,民間習俗在陰曆年除夕、新正期間,於門板上張貼一對門神彩畫。神荼、鬱壘為最古老的門神主題,其原型起源於秦漢時期的神話,如漢應劭《風俗通義》載:「僅按黃帝書,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後世遂以桃板書寫神荼、鬱壘之名,掛於門邊以辟邪,稱為「桃符」,或是在門上繪兩人之形象,紙張通行之後遂有門神畫出現,成為最普遍的年畫。
參考資料:黃才郎主編,1985。臺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6/04/1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矛鏃)的圖片
藏品(各向立視圖)的圖片
藏品(皮製首飾盒)的圖片
藏品(秧盆)的圖片
藏品(淡藍棉質嬰兒服滿月禮盒)的圖片
藏品(屋突一層給水平面圖(中水系統))的圖片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宋楚瑜贈朱西甯輓聯一幅)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