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花草刺繡三寸金蓮右鞋
登錄號:2010.003.0319的圖片(20100030319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03.0319的圖片(20100030319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03.0319的圖片(20100030319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03.0319的圖片(20100030319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03.0319的圖片(20100030319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03.0319的圖片(20100030319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3.0319

尺寸:5 x 11 x 12.5cm
歷史分期:無法判斷(不明)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宜蘭市
關鍵詞:三寸金蓮、鞋子、金蓮杯、女人
文物描述:本文物為花草刺繡三寸金蓮右鞋,布質。樣式為多層縫布及刺繡,鞋身布料花色從上至下依序為藍底與粉底之花草刺繡綁腳布,鞋身則為深紫色,上有粉色、黃色之鹿、飛鳥與花草刺繡。三寸金蓮又被稱作「金蓮杯」,為中國婦女纏足時所穿之鞋。纏足為自宋代以來漸行的風俗,有一說為將女性的腳纏成弓狀、腳踩金蓮杯,可使其走路時呈現婀娜多姿之貌,因此受到多人喜愛,且也有人將纏足的大小作為一種審美標準。但纏足限制女性行動、勞動力,該行為被後來的婦女解放運動批評為是一種父權社會禁制女性的手段。根據日治時期的舊慣調查,清代臺灣有許多女性纏足,而總督府為增加臺灣更多勞動力,因此鼓吹放足運動,使得臺灣纏足女性逐漸減少。
參考資料:1. 苗延威 ,2013。從「天然足會」到「解纏會」︰日治初期臺灣的女體政治(1900~1915),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1:125-174。
2. 江韋陵,2017。傳統社會審美觀之研究──以金蓮文化的藝術表現為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臺陽文史研究學會
編目日期:2018/12/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琦君個人生活照1-90)的圖片
藏品(木製弧形握柄糕餅桿壓工具)的圖片
藏品(聯合報第三版(林宅血案相關新聞))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枝頭青鳥)的圖片
藏品(寶藍色蕾絲繡花立領五分袖夏旗袍與內襯衣組)的圖片
藏品(直翅目(1))的圖片
藏品(劉榭燻縣長主政時期:體育場興建-33)的圖片
藏品(弧邊管招潮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