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號:2010.004.0056
尺寸:23.8 x 16.8 x 0.2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895~1945
年代描述:日治時期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絲質緹花、刺繡、盤金釘線、鞋面
文物描述:1. 橘紅絲質盤金釘線繡花鞋面組,共1組2件,以紅色緹花絲綢做底布,背面搭襯白色平紋棉布,是一對未完成的刺繡鞋面,從尺寸大小推測應為天然足鞋子的鞋面。
2. 此對鞋面刺繡佈局的重點在鞋頭,以金屬紗線為基底,另一針穿著其他色紗,依照圖紋輪廓盤繞釘縫完成圖案,稱之為「盤金釘線繡」。繡制時,首先要將兩根金屬紗線並在一起,沿著花樣小心地放好壓平,然後另一支針穿針引線下針釘縫,將兩根金屬紗線牢牢釘在圖案上。兩根金屬紗線按照圖案的輪廓盤旋而走,因此又稱為「盤金繡」。盤金繡源於「釘線繡」,這種技法早在唐宋時期便已流行,古稱「蹙金繡」。盤金繡的材料,用金線、銀線來繡稱「二色金」,再加紅金線則稱「三色金」。 在製作上,將整個圖案盤滿金銀線的滿地金繡法,稱為「平金滿繡」,將圖案圈鎖紋樣外形邊框,稱為「圈金」或「縷金」,此對鞋面是半成品,不知盤金輪廓內是否還會用繡線填實,金此稱為「盤金繡」或「盤金釘線繡」。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20/01/0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