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米黃毛料西裝外套與背心組
登錄號:2010.004.0097的圖片(20100040097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04.0097的圖片(20100040097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04.0097的圖片(20100040097_P001.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04.0097的圖片(20100040097_P002.tif)(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04.0097的圖片(20100040097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4.0097

尺寸:116.2 x 7.6 x 6.6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895~1945
年代描述:日治時期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男性、毛料、背心、外套、西裝
文物描述:1.此組背心和西裝外套,是以毛料製作,都是雙層結構,西裝外套為翻領、二片袖,以灰色絲質裡布做內層,前開襟縫二顆四孔鈕釦;背心正面和外套相同面料製作,背面用深灰色緞布裁製,裡布則是白底灰色細條紋的棉布,前襟縫五顆與外套相同的鈕釦,整套服裝以縫紉機車縫製作,釦眼則是以手工縫製的鳳眼釦洞,整體形態合身俐落,做工細膩精緻,屬於禮服式套裝。
2.西裝又稱西服,泛指西式的正式套裝,現代西服形成於19世紀中葉,源自於歐洲,但後來成為國際通行的正式服裝,是一種表示禮貌、尊重場合的方式。兩件式的西裝包含外套和長褲,三件套則加上背心,大都用同色、同料裁剪製作而成。臺灣在日本時代,西式服裝稱為「洋服」 ,是源於明治時期的西化政策,統稱西服為「洋服」,與日本傳統服裝稱為「和服」區分開來。
參考資料:洋服,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4%8B%E6%9C%8D(瀏覽日期:2019/08/20)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水彩畫:澄清湖九曲橋)的圖片
藏品(沙基路上的永別)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大情人)的圖片
藏品(隸書中堂)的圖片
藏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印《人民公敵蔣介石》)的圖片
藏品(臺北橢圓公園(今西門圓環))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