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黑絲質緹花對襟男外褂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I001.JPG),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I001.JPG),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p001.tif)(CC BY),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p002.tif)(CC BY),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p003.tif)(CC BY),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p004.tif)(CC BY),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p005.tif)(CC BY),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04.0110的圖片(20100040110_I002.JPG),第7張,共7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4.0110

尺寸:122 x 57.2 x 0.7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900~1930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男性、絲質、緹花、對襟、外褂
文物描述:1.此短褂是雙層結構,表布以黑色面絲質緹花布料製作,圖案為傳統的折枝花卉暗紋,沉靜素雅;裡襯為水藍色棉布,對襟、袖口以及前後左右四開裾處皆以緹花表布做細窄鑲緄緣邊,叉頂再綴縫編織蟲止縫,造型細膩而優雅。
頷下和對襟上共有五對直布扣,皆以布結纽頭做扣合,扣條細膩修長,立領的製作是先做領緣緄邊後,再將立領綴縫上去,高立領以及縫紉機車縫製作的形式,顯現應是清末到二十世紀初期的服裝特徵,男性衣領高度,以清末近辛亥年至民國初年時達到最高,廣泛用於男女各種服裝款式。
2.明朝方以智《通雅‧衣服》篇中敘述:今吳人謂之衫,北人謂之褂。清人徐珂《清稗類鈔》記述:褂,外衣也;此種對襟外衣,是中國清末及民國時期男子正式服裝之一,被視為一種外套,穿著於長袍外面,與長袍 (或長衫)合稱「長衫馬褂」或「長袍馬褂」屬於男子的禮服之一。此服裝依照尺寸判斷,可能是男童之外褂。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平面 立面)的圖片
藏品(盔帽-鯉盔)的圖片
藏品(陶瓶)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旦)的圖片
藏品(石鐮)的圖片
藏品(十字繡黑底幾何拉鍊零錢包)的圖片
藏品(臺灣新生報社)的圖片
藏品(石刀)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