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竹南驛長主辦《全島一周、火燒島遊覽紀念》寫真帖
登錄號:2010.006.0064的圖片(20100060064_P001.tif)(CC BY),第1張,共6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0.006.0064的圖片(20100060064_P001.tif)(CC BY),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06.0064的圖片(20100060064_P002.tif)(CC BY),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06.0064的圖片(20100060064_I001.JPG)(CC BY),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06.0064的圖片(20100060064_I002.JPG)(CC BY),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06.0064的圖片(20100060064_I003.JPG)(CC BY),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06.0064的圖片(20100060064_I004.JPG)(CC BY),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6.0064

尺寸:28 x 18.9 x 0.4cm
外文名稱:竹南驛長主催《全島一周、火燒島遊覽紀念》寫真帖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38/04/24~1938/04/24
年代描述:昭和13年4月24日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照片與相簿,自然景觀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照片與相簿,名勝史蹟
創作者/製造者:頭分三松寫真館
製造地:苗栗
關鍵詞:老照片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竹南驛長主催《全島一周、火燒島遊覽紀念》寫真帖,上有「 昭和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頭分三松寫真館 謹製」,書皮封面為米色紙皮。內容為全臺一周及火燒島(今綠島)遊覽寫真帖,由頭分三松寫真館製作,其有臺灣北部30人參加,附有其販賣店主之名單,寫真照片有10張,分別是竹南火車站、臺南神社、火燒島、大球丸、臺東港、花蓮港車站、花蓮神社的吊橋、太魯閣峽谷,團員於各地港口以及神社之寫真。
2.本照片集是由當時的竹南火車站長主辦,招待北部販賣店主環臺一周,並搭船到綠島遊覽的紀念。1926年花蓮至臺東的鐵路通車,全島鐵路建設已有一定規模。而鐵路帶來的除了交通、產業上的發展以外,也因為交通的便利,促進了觀光的發展。鐵道部長期以來也主導臺灣觀光事業的發展,包括與全島性觀光事業機構合作、宣傳觀光、優惠活動、舉辦或配合觀光活動等,都大大促進了臺灣民眾對旅遊或觀光的興趣。此外,興整合鐵路、船舶、汽車、航空等交通機關相互簽訂契約,使乘客或貨主以一張車票或貨物票,即可使用上述所有交通機關運送服務的「聯運業務」,1930年代漸趨成熟。1937年,鐵道部開始販售以台灣本島範圍的旅遊券,憑旅遊券可搭乘旅程中需要的火車、臺車、汽車、船運,還附代訂旅館及保險等服務。本照片集所記錄之旅遊雖然不一定是使用此旅遊券進行環島及外島旅遊,但從此項活動可以反映出,當時臺灣的陸、海運交通等基礎建設整備已有相當的水準。
參考資料:1.蔡龍保,2004。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頁:204-258。臺北:台灣古籍。
2.蔡龍保,2010。1930年代交通網絡的建構與旅遊券發行,台灣學通訊,41:8-9。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B
編目日期:2019/12/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大林蒲-鳳北路站牌)的圖片
藏品(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韋伯:歌劇「魔彈射手」全曲》等黑膠唱片)的圖片
藏品(臺灣總督府發行《體力手帳》)的圖片
藏品(土地所有權狀)的圖片
藏品(大羽苔)的圖片
藏品(石錛)的圖片
藏品(刺革菌屬)的圖片
藏品(高雄煉油總廠93年度提案活動團體競賽操作類獎銀獎獎狀)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