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6.0368
尺寸:40.8 x 32.6 x 0.3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照片與相簿,人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日治時期婚禮、中西合璧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一張黑白照片,前面有做成大張的襯紙,可以翻開再看到照片。照片中總共有32人,有男有女,新娘與新郎坐在正中間,小女孩的穿著以和服為主,髮型為短髮,花童站在新娘後面,穿著白色西式洋裝,新娘則穿上白紗,男生大多以西裝為主,亦有和服,女生的服裝以旗袍、套裝、和服為大宗,有各種不同的變化。結婚的新人與親友在神社前合照。
2.臺灣傳統禮俗中,紅色象徵喜事,白色象徵喪事,色彩象徵深植常民心中,變成規範與禮儀,難以撼動。臺灣新娘服飾從傳統到現代的西方白紗禮服,改變依序為(1)西式高跟鞋、(2)頭紗和捧花、(3)洋裝式剪裁禮服、(4)白紗禮服,改變過程出現東西服飾混搭的現象,1950年代前有著東西方文化交會支中西合璧的現象。高學歷知識分子在1920年代較能接受整套西式洋裝配上新郎的西裝,當時普羅大眾的新娘為傳統漢式服飾。到了1930年代才有整套的白紗配上西裝的結婚照。
參考資料:陳秋瑾,2013。新娘禮服傳統與演變:臺灣婚禮老照片紀事,頁:52-69。臺北市:藝術家。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C
編目日期: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