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發行《臺灣的牧牛》
登錄號:2010.014.0041的圖片(20100140041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14.0041的圖片(20100140041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14.0041的圖片(20100140041_I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14.0041的圖片(20100140041_I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14.0041的圖片(20100140041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14.0041

尺寸:15.5 x 22.2 x 1cm
外文名稱:臺灣ノ牧牛
歷史分期: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準確日期:1904/09/15~1904/09/15
年代描述:明治三十七年九月十五日發行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產業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産局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農業、畜產、畜牧、黃牛、水牛、養殖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發行《臺灣的牧牛》」,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所編的農牧相關書籍。封面中央為書名「臺灣ノ牧牛 附印度水牛」,內容共分十二章,記錄了沿革、黃牛或水牛的外貌、相牛、飼養管理、繁殖、去勢、利用、買賣等等的飼養方法與商業用途方面的相關資料。
2.1870年代,為求國家富強,日本明治政府積極培育產業發展,推出「殖產興業」政策,日本統治臺灣後也開始著手調查臺灣的產業經濟狀況,並在1896年於總督府民政局下設殖產部,包含農林課、拓殖課及礦物課,後改為殖產局,旗下管理多個物產檢查所或試驗場,調查臺灣物產、包括農、林、水產、礦、商工、鹽業等產業相關狀況,並出版各種事業年報、改良報告等報告書。
參考資料:殖產調查與殖產興業,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28141492855.PDF(瀏覽日期:2019/08/15)。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A
編目日期:2019/12/11
已瀏覽清單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蘭竹)的圖片
藏品(步行蟲(2))的圖片
藏品(雪佛蘭汽車)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87))的圖片
藏品(千家詩白話新解)的圖片
藏品(素面碗)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