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改造社發行《改造》第12卷第12號12月號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I001.JPG),第1張,共31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I001.JPG),第1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1.tif),第2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2.tif),第3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3.tif),第4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4.tif),第5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5.tif),第6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6.tif),第7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7.tif),第8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8.tif),第9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09.tif),第10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0.tif),第11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1.tif),第12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2.tif),第13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3.tif),第14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4.tif),第15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5.tif),第16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6.tif),第17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7.tif),第18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8.tif),第19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19.tif),第20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20.tif),第21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21.tif),第22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22.tif),第23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23.tif),第24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24.tif),第25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25.tif),第26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P026.tif),第27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I002.JPG),第28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I003.JPG),第29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I004.JPG),第30張,共31張
登錄號:2010.014.0028的圖片(20100140028_I005.JPG),第31張,共31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14.0028

尺寸:15 x 22.3 x 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關鍵詞:雜誌、日治、大正民主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一紙質雜誌,於1930年(昭和5年)11月18日,由改造社出版的《改造》雜誌第12卷第12號12月號。
  此《改造》雜誌由日本東京的改造社於1919年創辦,在日本「大正民主潮」的潮流下創辦,為有著社會主義傾向的綜合性雜誌,主要刊載勞工及社會問題,許多左派的學者都曾在上面發表論文,與偏自由主義的「中央公論」一起被認為大正民主潮下重要的兩份雜誌。
  大正民主潮始於1905年的「日比谷燒打事件」,此事件為民眾不滿日俄簽訂的講和條約,而在東京日比谷公園發起示威活動,在此事件下間接促成非軍閥出生的西園寺公望擔任首相,大正民主潮於是開始。大正民主潮促成日本國內社會主義、自由主義等等思潮百家爭鳴,而民眾更加積極參與政治,以集會遊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另外在殖民地方面,朝鮮於1918年發起「三一事件」後,日本產生對於殖民地政府統治過於嚴苛的批判聲浪,因而漸接促成臺灣總督府由文官出任以及臺灣地方自治制度的出現,另外在日本的臺灣留學生也因此爭取臺灣自治,最終導致「臺灣文化協會」的誕生。
參考資料:陳翠蓮,2013。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師大臺灣史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6,頁:53-100。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送物回單)的圖片
藏品(牛繁縷)的圖片
藏品(曲尾苔科)的圖片
藏品(風景(32))的圖片
藏品(雕刻用具38)的圖片
藏品(五洲戲院發行《七武士》電影本事)的圖片
藏品(《臺灣日報》第5-8版(全版報紙))的圖片
藏品(尺蛾346)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