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14.0031
尺寸:13.5 x 19.5 x 3.1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宮川次郎
關鍵詞:地方自治、日治、民族自決
文物描述: 此書《臺灣的政治運動》為日人宮川次郎於1931年所著,並由臺灣實業界社於1931年(昭和6年)8月15日出版。
此書內容為臺灣在日治中期發起的一系列政治運動的相關記述,內容包含臺灣的學生運動、女性運動、日本共產黨、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等等,並記載日本本土對臺灣政治狀況的評論。作者宮川次郎為臺灣日治時期的文字工作者,在1929年臺北成立「臺灣時業社」並發型《臺灣實業界》月刊,此雜誌主要的內容為對臺灣社會現象的評論,另宮川次郎為原住民藝術收藏家,曾出版《臺灣的原始藝術》一書介紹原住民藝術。
臺灣民間社會運動大多始於日治時期的1920年代,「大正民主風潮」、「民族自決」、「朝鮮三一獨立運動」,三個因素刺激臺灣知識份子決心以文化抗日,於是「臺灣文化協會」誕生,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後致力於推行臺灣本土文化,以演講、電影、辦報啟蒙民眾,且在青年、工人、農民各領域發起運動,試圖以文化啟蒙民眾以帶動政治啟蒙。然而在文化協會活動最為興盛之際,同時也產生路線分歧,內部產生左右派系爭奪領導權的衝突,最終在1927年協會分裂,由左派領袖蔡培火取得領導權,右派的林獻堂、蔣渭水則另外成立臺灣民眾黨。民間社會運動最終在日本戰爭時期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陳翠蓮,2013。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師大臺灣史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6,頁:53-100。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