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陶瓷製大同大學改名紀念寶寶存錢筒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1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0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1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1張,共12張
登錄號:2010.019.2405的圖片(20100192405_I01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2張,共1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19.2405

尺寸:19.1 x 18.1 x 37.8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9~1999
類別一:器物類,娛樂,玩具
創作者/製造者:大同大學
製造地: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22號
關鍵詞:儲蓄、撲滿、玩具、企業娃娃
文物描述:1. 本物件為陶瓷製大同大學改名紀念寶寶存錢筒,頭上戴著藍綠色與白色相間的頭盔,印著「大同大學」、「TATUNG UNIVERSITY」等文字和圖案組成的標章,左手抱著橄欖球,右手插腰,運動服裝前面寫有金色「TATUNG」的字樣,服裝背面則為「88年8月改名大同大學紀念」。
2. 大同大學寶寶是大同大學的娃娃,由大同公司於1946年創辦,原為大同工業專科學校,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1999年轉型為大同大學。自1999年為了紀念轉型為大學因此生產大同大學寶寶,胸前數字則為大學成立周年。
3. 大同公司原為林尚志與其合夥人共同創立於1918年的協志商號,當時以營造業為主。1939年林尚志成立大同鐵工所,戰後改為大同製鋼機械公司,1968年改名為大同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民國58年)大同製鋼機械公司為紀念51年廠慶,製造第一隻大同寶寶,其編號為51,往後每年皆會生產一隻大同寶寶,上面編號即為創廠紀念號。當時很多消費者將大同寶寶當作消費禮物或者電視、冰箱上的裝飾品。
參考資料:1. 張信昌,2014。圖解臺灣經典老玩具,頁:24-29。臺中市:晨星出版。
2. 蕭學仁,2003。老臺灣柑仔店,頁:104-107。臺北市:上旗文化。
3. 曾子良,2009。君子經營者‧民族工業之父-林挺生博士,林挺生校長逝世三周年學術研討會紀念專刊,頁:211-218。臺北市:大同大學。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8
編目日期:2020/11/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屋頂壹層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環島旅行團相冊)的圖片
藏品(圖號說明)的圖片
藏品(馬)的圖片
藏品(鞘翅目(二))的圖片
藏品(陳子福繪《薩賓的掠奪》電影海報原作)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