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鍍鋅板製電土保存筒
登錄號:2010.031.0284的圖片(20100310284_I001.JPG),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31.0284的圖片(20100310284_I001.JPG),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31.0284的圖片(20100310284_I002.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31.0284的圖片(20100310284_I003.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31.0284的圖片(20100310284_I004.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10.031.0284的圖片(20100310284_I005.JPG),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31.0284

尺寸:14.5 x 13 x 19.6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照明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電土、燈具、電土火
文物描述:1.本件鍍鋅板製電土保存筒整體以鍍鋅鐵板製作,器表帶有銀灰色斑點,接縫焊合處有褐色鏽痕。其部件可分為筒蓋、筒身與電石3部件,保存筒為圓形長直筒狀,蓋身口緣略大於筒身,作套合式開闔,筒身與筒蓋兩側身皆帶有管狀立耳,並以繩索串聯,既可用做提繩與吊掛使用,也可防止筒蓋遺失。電土則以透明塑膠袋裝盛。
2.臺灣早期在電燈尚未普遍的時代,係以油燈、蠟燭、電石等做為夜間照明工具。電石,又稱電土,為碳化鈣(CaC2),因水接觸到電土會釋放乙炔氣體,可於噴火嘴點燃可做照明之用,透過上座電石燈與油燈、蠟燭相比照明度較亮,且具有防風的特性,因此多使用於夜間戶外,如農民巡田水、捕捉鱔魚青蛙、皮影戲、出海捕魚等用途,早期於一般雜貨店即可購買。
參考資料:電土火,臺灣民俗文物辭典。http://dict.th.gov.tw/term/view/370(瀏覽日期:2020/06/25)。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0/08/28
已瀏覽清單
藏品(民進天地雜誌社出版《民進天地》雜誌第134期)的圖片
藏品(頭飾)的圖片
藏品(跳舞的女童)的圖片
藏品(索氏叢本蘚)的圖片
藏品(地下室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密腺副金星蕨)的圖片
藏品((P512-513))的圖片
藏品(毒蛾科)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