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麵粉袋兒童開襠褲
登錄號:2010.031.0413的圖片(20100310413_I001.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31.0413的圖片(20100310413_I001.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31.0413的圖片(20100310413_P001.tif)(CC BY),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31.0413的圖片(20100310413_P002.tif)(CC BY),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31.0413的圖片(20100310413_P003.tif)(CC BY),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31.0413的圖片(20100310413_P004.tif)(CC BY),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10.031.0413的圖片(20100310413_I002.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31.0413

尺寸:43.9 x 36.7 x 1.5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45~1970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麵粉袋、兒童、開襠褲
文物描述:在臺灣麵粉袋是二戰後1950~1965美援年代的產物,1950年代美國援助臺灣棉花、麵粉等物資,棉花成為我國紡織廠之原料,麵粉援助民生食用,麵粉袋成為臺灣人民內衣、家常服的布料來源,因為麵粉袋的材質是天然純棉,是百分百的「純白」美國棉,當時人們稱它為「卡動(臺式日語,指コットン棉花)。
因為純棉的麵粉袋,通風乾爽沒有悶熱的問題,因此被用來製作成此件兒童的開襠褲,褲頭車縫鬆緊帶以方便穿脫,褲襠下方做開口方便幼童便溺,開口處以脇布條緄邊方式處理,整件褲子以縫紉機車縫,褲身上可以看見中美合作和雙方國旗圖案,以及公司中、英文名稱等字樣。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布袋戲偶-聞太師)的圖片
藏品(李呂氏?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股票換佣金收據)的圖片
藏品(《描金鳳》漫畫書全1集)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伊神蝠化石複製品)的圖片
藏品(光緒十九年苗栗縣正堂沈為徵收納戶陳恒德和陳梅之執照)的圖片
藏品(印繪紅蝦折沿淺橢圓盤)的圖片
藏品(銀手鐲)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