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31.0508
尺寸:9.4 x 14.2 x 131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娛樂,藝陣與雜技裝備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民俗、體育、傳統、技藝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木製高蹺,為兩件木製高蹺單腳組件組合而成,兩件無明顯差異,材質皆為木質,皆為一段等長木棍,然木棍皆上端較細、下端較粗,與一組踩踏構造物組成,木棍為深色,踩踏構造物為一深色木塊及L型鐵片與數顆釘子構成,組裝於木棍下端,用以做為踩踏點,並能平穩支撐由上而下的作用力。
2.踩高蹺,又稱高腳、高喬等,為由來已久的民俗體育活動,其歷史可溯及春秋戰國時期,於《列子.說符》中有所記載,地方廟會、國家慶典時常會伴隨其他民俗表演一同展出,技藝熟稔之人往往可展現高超技術,如翻、騰、跳、奔等,現多可見竹筒高蹺及木質高蹺兩種,其製作材質亦有講究,如木質高蹺需挑選不易彎曲、不易斷裂韌性較高的木材。除節慶表演,高蹺已轉變為競技項目,如競速、對抗、競藝等形式。
參考資料:1.鄒政,2006。高蹺運動的起源、發展與創新,池州師專學報,20(4):86-88。
2.李秉彝,1981。中華民俗體育,頁:267-270。雲林縣:李秉彝。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E
編目日期: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