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關聖帝君印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1.JPG)(CC BY),第1張,共8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1.JPG)(CC BY),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2.JPG)(CC BY),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3.JPG)(CC BY),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4.JPG)(CC BY),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5.JPG)(CC BY),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6.JPG)(CC BY),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7.JPG)(CC BY),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11.006.0017的圖片(20110060017_I008.JPG)(CC BY),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1.006.0017

尺寸:7.9 x 6.2 x 6.1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0~1949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護符法器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宜蘭
關鍵詞:關帝、法印
文物描述:本組關聖帝君法印為具有印盒之整組法印,法印作木質長方梯形無紐形式,由印面稍向上端縮減。印面為正方形,正中鐫刻「協天武帝」四字,外邊作方回紋裝飾,印身之一邊有一道直裂紋。印盒為鐵片焊接而成正方形盒,內裝印泥。盒蓋上端坐一道收束腰身,其中一面連接一只圓管,可供插硃筆之用,印盒與盒蓋外觀因氧化而呈鐵灰色並有鏽斑。據捐贈者指出本件為宜蘭二結鎮安廟(二結王公廟)已過世的乩童林火土於開設神壇時所用之物。
關聖帝君為三國時期蜀國猛將,與蜀主劉備及張飛三人結義。關聖帝君一生忠義,後被奉為武聖,列入祀典,稱「文衡聖帝」,成為中國普遍奉祀的先賢先聖之神,宜蘭地區慣稱「協天大帝」。民間傳說關聖帝君曾發明簿記之法,故意被奉為武財神。
參考資料:謝宗榮,2003。台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6/04/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竹友會設立會紀念照)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骨鑿器)的圖片
藏品(首相的情書)的圖片
藏品(寫出一個真實、動人的林海音—評夏祖麗的《林海音傳》等文)的圖片
藏品(筏基排水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盲戀)的圖片
藏品(長枝細裂瓣苔)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