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1.012.0417
尺寸:13.9 x 8.8cm
外文名稱:蕃人の耕作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原住民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農林漁牧業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泰雅族、水田、水牛、農耕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原住民水田耕作的明信片。正面為原住民耕作的照片,採橫式印刷,從服裝判斷應為泰雅族。照片中央可見石頭砌成的石牆橫貫,石牆近側右下和左側有2名著原住民服飾男子各使役1頭水牛耕作;石牆另一側偏右處有多名原住民排成1列彎腰工作。背面為明信片書寫面,中央繪製T字形線條,線條上方空白處左右對稱橫寫「POST CARD」;「POST」字樣下方與左橫線之間橫寫英文「Correspondence」,意指通信欄;「CARD」字樣下方與右橫線之間橫寫英文「Address」,意指(收件人)住址;明信片右上角繪有方形框;明信片最右側呈90度由右而左印有「郵便はがき」,為日文明信片之意。照片最左以垂直90度第一排由右而左印「 (蕃地の景觀) 蕃人の耕作」標題,標題下方由右而左印「蕃人も漸く目覺めて舊慣を脫し耕作に從事してゐる者も大分ある」日文解說。
2.泰雅族僅次於阿美、排灣,為今日人口數第3多的原住民族,其分布範圍廣闊,昔日最北範圍至新北市土城,最南則至南投萬大地區,而泰雅族的人口流動直至日治時期都還在持續進行,日治時為方便控管,將部分居住於深山的泰雅族人遷至山腳,並施以近代化措施,雖使泰雅族人生活有所改善,但也使泰雅族自古以來的社會制度受到破壞。
參考資料:1.高文斌,2003。日治時期泰雅族習慣法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2.泰雅族,原住民數位博物館,http://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33&l3=11&l4=12(瀏覽日期:2018/06/06)。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2
編目日期: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