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2.007.0116
尺寸:13 x 21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2011~2012
類別一:器物類,政治社教,文宣告示
關鍵詞: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中壢事件、競選宣傳品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印刷品,為彩色印刷,雙面印刷,此為中華民國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南投縣第一選區(草屯鎮、國姓鄉、埔里鎮、仁愛鄉、中寮鄉、魚池鄉)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候選人張國鑫的競選文宣。
此物件提到的張國鑫,為民主進步黨籍的政治人物,為南投縣草屯鎮人,畢業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電機博士,曾擔任民進黨美國矽谷支黨部主委、美國菲思卡爾半導體公司高級系統架構師。在本物件提及的2012年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徵召張國鑫參選南投縣第1選區的區域立委,最終敗給代表中國國民黨的馬文君,而在2016年立委選舉中,再次落選。
臺灣的立法委員選舉始於1948年,尚領有部分中國領土的中華民國政府以全國各省、直轄市,以及邊疆民族、僑民、職業團體為範疇舉行選舉。1949年中央政府遷臺,自中國大陸各省隨附來臺的立法委員,依「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1號解釋」得以國家發展、社會安定之需要而無限期延任。1969年,中華民國政府發佈《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展開立法委員的增補選,此後每屆選舉之競爭益加激烈,甚至於1977年爆發「中壢事件」。最後,經歷1991年的憲法增修,政府得以正式展開「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並於1992年舉辦了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
參考資料:陳陸輝、王宏忠、包正豪編著,2013。2012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變遷與延續。
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888(瀏覽日期:2020/03/09)。
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0358(瀏覽日期:2020/03/09)。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