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3.022.0038
尺寸:4.6 x 3.1 x 0.3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36~1936
年代描述:日本於1936年主辦奧運預選會
類別一:器物類,政治社教,徽章獎狀獎牌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日本
關鍵詞:奧林匹克運動會、預選會、競技
文物描述:1. 第一第二候補對抗陸上競技會紀念獎牌為壓鑄法製成,呈扁平的半圓形,雙面,獎牌上方有一長形孔洞,應可作為穿繩吊掛之用。獎牌以浮雕、陽刻技法為主。獎牌整體保存良好,正反兩面有些許明顯的刮痕。獎牌正面底部留一空白,烘托出上方的浮雕圖案。圖案中有一全裸男子,右手牽著一匹背上有對巨大的翅膀的馬,左手握一長棍。一人一馬彷彿在強風中前進:馬低垂著頭抵擋,而男子重心傾向後方,伸直前腳穩住身體。整體畫面動感十足,一人一馬的姿態互相呼應這樣的動態感,十分協調。獎牌背面陽刻筆劃細緻的篆體文字,上至下、左至右為:「第一第二候補對抗陸上競技會」、「主催」、「日本陸上競技聯盟」,文字中央淺浮雕五環的奧運標誌。
2. 本件作品由張昭平先生捐贈張星賢先生的體育文物,而本件作品對張星賢先生有密切的關聯和回憶。1934年自早稻田大學畢業後,張星賢先生便開始備戰1936的奧運。並以四百公尺短跑第三名的成績入選,成功成為日本的奧運代表選手,出席位於德國的1936年夏季奧運。本作指的應是西元1936年日本國內的奧運預選大會。金屬制獎牌為大量製造之產品,壓鑄法的模具可重複使用,製作過程快,且厚度、尺寸掌握度高。
參考資料:第一位參加奧林匹克運動大會的臺灣人,臺灣身體文化學會,https://bodyculture.org.tw/files/book_list1361609625.pdf (瀏覽日期:2021/6/19)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E
編目日期: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