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順樂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鉛玻璃、金屬、木材
尺寸:長:27.5 x 寬:54 x 高:174.5cm
取得方式:購藏
藏品描述:黃順樂於1950年出生在新竹寶山,十歲時移居新竹市。13歲時,他首次接觸到霓虹藝術,並師承中國著名霓虹藝術家吳重孝。1974年,他成立了霓虹廣告公司,1984年創立了個人霓虹工作室。憑藉在工作中積累的美學知識和霓虹燈研發經驗,他開始參與國內外多次霓虹藝術展覽,並有多件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典藏。1999年,他的作品〈神氣活現〉被美國洛杉磯霓虹博物館收藏,並在第三屆新竹國際玻璃藝術節上展出。2001年,他受邀參加日本國際霓虹藝術展,2002年受邀參加世界霓虹藝術作家聯展。2003年,作品〈一馬當先〉被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收藏。他的藝術展覽包括2007年新竹縣文化局的玻璃霓虹藝術聯展、2008年臺灣鐵道藝術村的「美麗在旅行」展覽,以及2015年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的《靜謐琉轉》展覽。他的作品亦於2019年在莓果設計展出《自然。光》。他於2013年將工作室遷回出生地寶山,致力於實現他打造美麗霓虹世界的夢想。
本件作品為〈剩餘價值〉,以枯木及金屬線材為骨架,搭上一點曲線的黃色霓虹,彰顯出枯木的剩餘價值從霓虹奪出。霓虹燈的製作屬於以鉛玻璃管為材料的燈炬作業中的空心製作,在彎曲造形的霓虹燈觀管內壁上塗螢光粉,抽真空後充入氖氣、氬氣等,可創造各種顏色的霓虹燈。〈剩餘價值〉是一件充滿哲思的藝術作品,利用木材與霓虹燈的對比,探討物質與價值的深層意涵。作品的核心是一塊孤立的木材,象徵著自然與原始的力量。木材的簡樸與樸實,與之對比的是一條明亮的黃色霓虹燈,柔和的曲線圍繞著木材,突顯了木材的剩餘價值。霓虹燈象徵著現代性與人造物,光芒從木材中延伸出來,彷彿在強調即使在簡單的自然物中,也蘊藏著無窮的可能性與價值。這種對比不僅彰顯了物質的轉化過程,還激發了觀者對於價值的再思考,探討自然與人工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在兩者之中找到平衡與共存的可能。
登錄號:20130010004
典藏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管理單位: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