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1968年3月15日邱採霞寄鍾興福(明信片)
登錄號:20130050001的圖片(20130050001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2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30050001的圖片(20130050001_A002.jpg)(CC BY-NC),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30050001的圖片(20130050001_A001.jpg)(CC BY-NC),第2張,共2張
作者:邱採霞
文物分類:圖書文獻類\明信片
主題類別:信札
材質:紙質
年代:1968
尺寸:長:10.3 x 高:0.1cm
取得方式:捐贈
文物描述:1.本件為邱採霞敘述收到鍾興福的信感到難過,同時說明賣貝殼畫的價錢,15元1面、18元7面、20元9面,以及麻油每瓶30元。書信部分內容如下:「興福丈夫如見:許久未付家信很歉意,一家人平安。前天收到來信相似如病,三月七日前幾天已心裡像被刀刺到一般難受。現在工作上有忙些應付行事,因學校二十一日要開觀摩會,現在最忙當中,今晚簡單執筆寫幾句關於賣畫問題」。明信片正面蓋有「北源郵政7908號信箱」圓戳章。郵戳章為47年(1958)3月16日(羅東)。

2.鍾興福(1921-2014),臺灣宜蘭人。日治時期曾被日本臺灣總督府徵調至達見訓練所,也差點被調到日本特別志願軍服務。戰後到二二八前,鍾興福從事拖運木材、種花生、包工程及各樣買賣。二二八後,到東台行的松羅坑山場擔任工頭,適逢臺灣省工委會葉敏新積極發展組織,而鍾興福基於對國民黨政府接收的亂象不滿,曾同意參與組織,但未積極活動。鍾興福之後因身體不適,未再回到松羅坑,先後任職「山地物資供銷委員會」與大同鄉公所。1955年鍾興福因受王忠賢的牽連被捕,1956年2月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1956年4月蔣中正批示鍾興福等犯人應發還嚴為覆審,1957年4月確定判決無期徒刑。先後關押過軍法處、臺灣軍人監獄、綠島新生訓導處、泰源監獄、綠洲山莊等地。1975年7月經減刑開釋,坐牢共20年4個月。出獄後,與苦等他超過20年的妻子邱採霞到南山開墾梨園,一開始困難重重,但終究克服許多困境將梨園經營得有聲有色。

參考資料:
1.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移交檔案詮釋資料建置計畫》,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計畫期末成果報告,2019。
2.鍾興福,《無奈的山頂人》,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0。

館藏編號:20130050001

典藏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紫藤)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琦君夫婦與友人照4-34)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廢料-旋截圓核)的圖片
藏品(響盞﹝手提式﹞)的圖片
藏品(高蹺陣服飾之下褲)的圖片
藏品((P6-7索引))的圖片
藏品(石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