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佩雯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臺灣扁柏、天然漆、純金銀粉、梨地粉、碳粉、黃土粉、厚薄貝、骨
年代:2012
尺寸:長:146 x 寬:3 x 高:53cm
尺寸描述:附棉布包裝袋及木箱;另2片屏風收納時,使用之襯布。
重量:0
主要技法:木地高蒔繪。木地高蒔繪是蒔繪漆器的傳統技法之一,是巧妙保留運用木材的天然紋理作為畫面的一部分,除了木紋的運用,灑蒔金銀粉及厚薄貝妝點運用可使畫面增加層次並呈現多樣的自然效果。
得獎紀錄:2012年臺灣工藝競賽傳統工藝組2等獎
作品描述:日月潭其湖光山色在臺灣不同時代呈現不同的風貌,其中最吸引人的除了變化莫測的山嵐水氣,就是潭面多元的民居生活百態,從早期的捕魚行船、灑網捕撈、日月潭特有的浮田,到現今遊艇忙碌的來回穿梭,這是自然與人文的共同產物,也是吸引我創作的原由。
臺灣扁柏天然的紋理構成日月潭變幻的天空及波光粼粼的湖面,黑漆、碳粉、純銀粉堆疊出日月潭群山景緻,梨地粉灑出山嵐水氣,以厚薄貝殼雕刻出日月潭慈恩塔、玄奘寺、文武廟及湖面不同形式的行船,最後以漆灰、純金粉點飾不同遠近的山景、樹景及湖面浮田,日月潭湖光山色,變幻無窮。(詮釋委員:王佩雯)
館藏編號:20130100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