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昭和10年保險金受取證
登錄號:2014.011.0224的圖片(20140110224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4.011.0224的圖片(20140110224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4.011.0224的圖片(20140110224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4.011.0224

尺寸:19.1 x 10.7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民間文書
關鍵詞:契約文書、保險、保險金受取證
文物描述:1. 本文物為保險金受取證,契約年月為昭和10年(1935)10月2日,付款日期為昭和13年10月2日,總共一年份,保險金為倍一,目前繳納五十八‧七元,扣除付款額為五九‧七元,契約者是苗栗郡公館庄蔴齊寮九三番地之張永華,被保險者為陳氏錦妹,證券番號為付利20養老 476.460號,保金全額1000圓,並於證書右邊寫有相關注意事項,而此保險的經營者為明治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苗栗代理店主黃逢良。
2. 明治生命保險株式會社成立於1881年,其為日本受到國外風氣影響所成立的保險業者,也是專門經營人壽險也就是生命保險的公司,有關於生命保險,在臺灣保險的分類上,可以分為社會險與營業險,其中營業險又可以分為人身險與產物險,而人身險也就是生命險包含人壽、健康、傷害等保險,不論是何種保險都被視為一種事前投資的概念。
3. 臺灣的保險業始於清代,但一直到日治時期才有專門的產險公司建立,但此時的市場尚未成熟,除大成火在保險株式會社之總店設在臺灣外,其他保險公司皆為日本產險公司的分店。戰後,日治時期所留下之十二家產險公司改組為臺灣產物保險公司,而往後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五家保險公司有五家,其與臺灣產物保險公司共同奠定往後臺灣保險業的發展。
參考資料:1. 王泰升,《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
2. 邱繼正,〈日本生命保險業在臺灣市場拓展之阻礙〉,《雙中薈:歷史學青年學者論壇》,2013.01,頁230-264。
3. 李虹薇,〈臺灣產物保險業之發展(1920-1963〉,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4.07。
編目者:蔡誌德
編目日期:2021/04/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漁翁)的圖片
藏品(黑緞牡丹紋煙袋)的圖片
藏品(淡墨苔蛾)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霍斯陸曼.伐伐各時期與友人合照-30)的圖片
藏品(華八仙)的圖片
藏品(隴塞忍冬)的圖片
藏品(《飛天超空人》電影廣告單)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