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海頓牌JY-7517百分伴唱機組
登錄號:2015.035.0020的圖片(20150350020_I001.JPG)(CC BY),第1張,共4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5.035.0020的圖片(20150350020_I001.JPG)(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15.035.0020的圖片(20150350020_I002.JPG)(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15.035.0020的圖片(20150350020_I003.JPG)(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15.035.0020的圖片(20150350020_I004.JPG)(CC BY),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5.035.0020

尺寸:176.8 x 34.5 x 91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準確日期:1987/01/03~1987/01/03
年代描述:購買日期民國76年1月3日
類別一:器物類,娛樂,影音娛樂及其設備
創作者/製造者:海頓音響
製造地:臺南市
關鍵詞:卡拉OK、伴唱機、流行歌曲、匣式錄音帶、卡式錄音帶、收音機、海頓音響
文物描述:1. 海頓牌JY-7517百分伴唱機組,共計1組7件,包括伴唱機主機1台、伴唱帶收納櫃1座、喇叭2個、說明書1張、保證書1張、保用優待單1張。伴唱機可收聽廣播、播放匣式錄音帶、卡式錄音帶,並具備伴唱機器自動評分與給分功能。
2. 本件為匣式錄音帶伴唱機,為民國73年購買臺製品牌機種。匣式錄音系統為盤式錄音系統衍生而來,流行於1960-1970年代間,匣帶盛行原因主要有四:(1) 錄音及播音裝帶方便;(2) 匣式帶之磁帶可容納較多的電波磁化信號,音效較盤式帶佳;(3) 可做多音軌錄音;(4) 匣式帶在錄音磁頭每次與磁頭接觸,就會先錄上一個提示信號(cue tone),這種高頻率的提示信號只有機器能辨識,因此在放音時,放音磁頭會自動搜尋此訊號,找到之後就字度暫停成為待命狀態,每當開始播音時絕對是在指定的片段起頭點。此種特殊精準的定位功能與優點,使得匣式錄音系統廣受廣播播音的歡迎,並且在卡拉OK發展初期,匣式帶也因為可以逐曲搜尋,因此一度暢銷。歐美之匣式錄音帶於1970年代末期逐漸被卡式錄音帶所取代,直到1980年代才正式消失;臺灣地區則較晚消失,於1980年代仍十分盛行,至1990年CD問世後才逐漸被取代,主要與匣式帶選曲伴唱功能十分便利有關。
3. 海頓牌音響為民國60-70年代臺灣國產音響品牌,現已不復存在,當時與之齊名的還有「愛美神音響」、「白馬音響」、「三洋OTTO音響」、「海燕音響」等品牌。
參考資料:1. 匣式錄音帶,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語詞、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482/。2015/7/7瀏覽。
2. Russ Forster,8-Track Mind:A Very Brief History。http://8trackheaven.com/8-track-mind-magazine/。2015/7/7瀏覽。
3. 音響系統的發展史輯錄。http://subig1957.pixnet.net/blog/post/17152543-%E9%9F%B3%E9%9F%BF%E7%B3%BB%E7%B5%B1%E7%9A%84%E7%99%BC%E5%B1%95%E5%8F%B2%E8%BC%AF%E9%8C%84。2015/6/30瀏覽。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5/12/02
已瀏覽清單
藏品(匯票憑條)的圖片
藏品(粗紋峨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