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謝招治《挽面》
登錄號:2015.044.0053的圖片(20150440053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5.044.0053的圖片(20150440053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15.044.0053的圖片(20150440053_P001.tif),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15.044.0053的圖片(20150440053_I002.JPG)(CC BY),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5.044.0053

尺寸:53.4 x 193.7 x 3.3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2007~2007
年代描述:丁亥年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創作者/製造者:謝招治
製造地:臺北市
關鍵詞:美容、挽面
文物描述:1.謝招治《挽面》,直幅、水墨畫,繪於2007年(丁亥年),畫作上右下角有「歲次丁亥、謝招治 寫」之落款及蓋印,繪者自撰圖說為:
「以前街上只有男人的理髮店,還有街頭比較便宜的流動攤子,沒有女人的美容院,女人要梳頭髮都是自己來。還有覺得自己臉上的細毛長了,上不了粧了,才請家人或鄰居幫忙挽面。挽面的人用一條棉線,用牙齒咬住線頭,將中段的線繞過左手食指和拇指,另一端的線頭用右手一緊一鬆的拉,棉線在臉上來回移動,就把臉上的毛拔的一乾二淨了。被挽面的人先在臉上抹白粉,再來挽面比較看的清楚。在挽面的時候不覺得痛,只覺得有一點熱熱的感覺。習俗上新娘出嫁前也要挽面,因此男方來訂婚的時候,會留下挽面的禮金。」
2.畫作描繪在家裡年長的婦女正為年輕的小姐挽面的情形。
3.本件曾於2011年博仁綜合醫院「光陰的故事之二」、臺北市社教館「一隻彩筆畫當年」等處展覽過,被家屬整理畫作,歸類為「生活習俗」系列。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5/12/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卵葉鱗球花)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鱸魚)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雜)的圖片
藏品(光緒21年乙未歲月 日陳繼盛立招耕茶園贌山崗埔地栽種茶字)的圖片
藏品(朱紅鶯蛤)的圖片
藏品(紅鞋子)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動物偶-精怪)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