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謝招治《政府民間合作改善巷道》
登錄號:2015.044.0161的圖片(20150440161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5.044.0161的圖片(20150440161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15.044.0161的圖片(20150440161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15.044.0161的圖片(20150440161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5.044.0161

尺寸:39.2 x 5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2012~2012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創作者/製造者:謝招治
製造地:臺北市
關鍵詞:公共建設、道路
文物描述:1.謝招治《政府民間合作改善巷道》,直幅、水彩畫,繪於2012年,畫作上左下角有「招治 2012」之落款字樣。
2.繪者自撰圖說為:
「臺灣光復後戰爭結束,臺北市政府剛成立,政務如麻,百廢待舉之時,政府又預算短缺,各種建設都難於實行。當時政府百姓都很窮,政府於是想出一個辦法,官民合作來改善地方建設。當時馬路巷道都是土石路,馬路有車子經過或是刮起大風時就塵土飛揚,所以乾燥天要出動灑水車在大馬路上來來回回的灑水。小巷道就沒辦法了,百姓只好靠自己提水出來屋前屋後灑水,以防灰塵飛滿屋。後來財政有了著落,大馬路由政府來鋪水泥,小巷道由政府出沙石,百姓出錢買水泥和僱工來完成。這一些協調工作由有心的鄰長來說服鄰居才能完成。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品質,當時當鄰長的家父,苦口婆心的挨家挨戶去說服鄰居,大家同意了,才由家父提出申請獲得政府的砂石補助,終於完成了萬華西園路212巷這一條水泥巷。」
3.本件曾於2013年臺北市社教館「光陰的故事之三」展覽過,被家屬整理畫作,歸類為「光復後的臺灣」系列。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5/12/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藏書票—中國玩具虎(倒掛))的圖片
藏品(砥石)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早田氏爵床)的圖片
藏品(打製石器)的圖片
藏品(石網墜)的圖片
藏品(公館五穀宮對聯(下)拓本)的圖片
藏品(世界黑人詩選)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