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筆底春風
登錄號:201602006的圖片(201602006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602006的圖片(201602006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1602006的圖片(201602006_P002.jpg)(CC BY-NC),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1602006的圖片(201602006_P003.jpg)(CC BY-NC),第3張,共3張
作者:張繼陶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陶土 、鈞釉
年代:2010
尺寸:高:28 x 直徑:20.5cm
主要技法:拉坏變形裝飾、素燒、還原燒
得獎紀錄:2015 獲頒「國家工藝成就獎」
2011 獲頒中華民國陶藝協會「貢獻獎」
2005 獲頒教育部「美術教育貢獻獎」
2004 獲選文建會「經典陶藝作者」
1994 第二屆金陶獎佳作, 和成文教基金會典藏
1989 獲頒國家陶業學會「陶藝貢獻獎」
1984 義大利國際陶藝展入選
1984 北市現代陶藝推廣展, 佳作獎兩件
1983 第十一屆北市美展, 優選
1983 第十屆全國美展第四名, 作品「春」國立藝術教育館
1982 第十屆北市美展, 優選
作品描述:春風拂過畫筆,展現葡萄紫及月光白的花蕊,搖曵在安寧祥和的田野中,是一縷輕風流動暗伏的香氣,鈞釉氤氳如水瀑、如禪畫的氣質飄灑得淋漓盡致。筆底春風在畫筆與鈞釉之間無分軒輊,陶藝結合了地、水、火、風等大自然的元素與能量,皆是變化莫測不可預知,這也是鈞釉充滿精神性的美感所在。
如何燒出鈞釉迷人的的效果;完美的鈞釉,不是燒出作者自己已知曉的東西,而是作者想燒出自己尚未知曉的東西,這應當是沒預期這樣燒或那樣燒的念頭,因為無法控制與想像,鈞釉是個迷;所以鈞釉是從陶藝家的窯爐中生出來的。因此鈞釉的美感早被文人墨客所讚美:畫家嫌筆拙丹青難繪,詩人怨詞窮錦句失色。(詮釋委員:羅森豪)

館藏編號:201602006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益壽酒瓶)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攝於台灣(屏東四重溪))的圖片
藏品(黑翅草蟬)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笠177期)的圖片
藏品(《吳濁流作品集③波茨坦科長》)的圖片
藏品(菜欒藤)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