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024
尺寸:28.5 x 16.8 x 47.2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中國
關鍵詞:天官、上元、三官、三界公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天官大帝像,採坐姿姿態,臺座已失,外表有紅、綠彩繪粧佛,漆面部分脫落,右側腰部以下局部缺損。天官大帝端坐,臀下呈倒L字形,得另加支撐點,臉呈方圓形,相貌莊嚴,眼皮浮凸臉上畫有幾撇黑鬚,安裝的鬍子已脫落,露出安裝鬍子之洞。頭戴通天冠,身著圓領寬袖紅色袍服,外罩披肩,袍服上有圖紋裝飾,胸前掛有綠色「方心曲領」,雙手交握於胸前,右手在前,作持笏狀,笏板佚失,右手掌與寬袖間有縱裂紋。腳著朝鞋,雕刻身形較短,相貌帶拙趣。
2.天官大帝為三官大帝之首,與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又稱三元大帝,民間通稱「三界公」,為上古時期自然崇拜之遺留,道教尊稱天官為「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主賜福,民間亦視為文財神,與祿仙、壽星並稱為「福祿壽」或「財子壽」,常見於金紙面上、寺廟建築裝飾以及桌帷等。或以天地水三官為上古賢君堯舜禹,以陰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其聖誕日,備受道教與民間尊崇。(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謝宗榮,2014,《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