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玉皇大帝像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415的圖片(20170010415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415

尺寸:10.6 x 8.2 x 17.8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中國
關鍵詞:玉皇、玉帝、天公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玉皇大帝像採坐姿,臺座已失,表面粧佛已除去,鬍鬚脫落,背後開一道長方形入神洞,封榫佚失,露出內部命書。玉帝作中年男子相貌,雙眼圓睜,嘴部兩側上方及唇下三個小孔作為植鬚處。頭戴冕冠,無旒,身著冕服,腰束腰帶,外裙下端露出劍帶形蔽膝。雙手交握於胸前,左手在前,作持圭狀,圭板已失。雙足下垂,腳著靴。
2.玉皇大帝又稱為玉皇上帝,簡稱玉帝,其信仰之起源遠早於道教的諸天帝,最早可追溯自上古時期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至漢代稱為昊天上帝。在歷代皇朝與民間信仰中,皆以玉皇為至上神,尊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民間多暱稱天公。至宋代時宋真宗又把玉皇與傳統奉祀的昊天上帝合為一體,上尊號曰昊天玉皇上帝,此後在國家、民間、道教等三方面的玉皇上帝信仰才正式合流,道教尊玉皇大帝為四御天帝之首,為後天萬神之主。(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謝宗榮,2014,《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臺北:博揚文化公司。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臺灣烏頭)的圖片
藏品(赤蛙螺)的圖片
藏品(小卷尾)的圖片
藏品(供酒杯)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三民主義)的圖片
藏品(偶蹄類動物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