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法主公像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89的圖片(20170010589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589

尺寸:15.7 x 17.2 x 37.2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張聖君、張聖真君、張公法主、張公聖君、張法主公聖君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法主公像,作立姿姿態,表面施作塗裝、安金不見紅漆線盤飾粧佛技法,粧佛剝落,背面開有長方形入神洞,內容物件已取出。臉型輪廓橢圓。頭部微側向左,皺眉,雙眼瞠目,下顎凸出。頭後雕刻披髮。身著右衽寬袖衣,頸披法索,腰繫布帶,跣足,站於蛇身上。立像挺身,身軀前傾,左腳抬起跨步在前,右腳踏著蛇身在後,左手橫伸向右,左手掌握著法索的蛇頭,右手伸初手掌,翻掌向上,衣袖因手擺動而上揚。
2.法主公又稱張聖君、張聖真君、張公法主、張公聖君、張法主公聖君,為福建永春安溪一帶居民所篤信之神。相傳法主公為宋代人,兄弟三人於福建永春入蛇洞與蛇精相搏,後收服蛇精被尊奉為神,另一說法為福州橋下有一深淵,河底有廟,法主公因以狗餵食河中的鱷魚,得以入廟參拜而獲得神力。法主公為臺灣法派法師所崇拜,奉為祖師之一。(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睫毛萼鳳仙花)的圖片
藏品(琦君1990年大陸返鄉6-9(琦君與李晝堂等人於杜甫草堂花園合影))的圖片
藏品(黃則修攝男童)的圖片
藏品(拳山堡王閣等丈單)的圖片
藏品(石獅)的圖片
藏品(風景)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末(無巾頭))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