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印童像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03的圖片(20170010503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503

尺寸:7.3 x 6.9 x 20.2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印童、從祀、同祀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印童像,作立姿姿態,表面施作塗裝粧佛技法,漆面已褪去,顯露出地仗層作法。顏面表現年輕男子相貌。頭部轉向左。頭戴巾。上半身著窄袖罩衫,下半身著長褲,褲外著裙,雙腳穿皂靴。立像挺身以雙足丁字步的姿態站於臺座上,右腳在前、左腳在後,身軀微側向左,右手托一只包巾包裹之印盒,右手掌托捧印盒,左手扶印盒。
2.印童為捧印信之童子,常見與捧劍之劍童成為一對配置,為帝后、王侯、將相之左右從祀神,捧印之印童居神之左,以其手中印信象徵主神之職位。(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牆剖面配筋圖)的圖片
藏品(郵票訂購說明)的圖片
藏品(杜聰明個人收據與繳款通知書)的圖片
藏品(貝殼)的圖片
藏品(閒)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科學小飛俠鳳凰號尪仔標)的圖片
藏品(琦君與文友餐聚合照(與應平書、黃文範、何凡、簡宛、林海音等人合照)8)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