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城隍尊神像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681的圖片(20170010681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681

尺寸:16.7 x 14 x 30.8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城隍、境主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城隍尊神像採坐姿,城隍尊神端坐於圈背椅上,表面粧佛已褪去,臉部周圍殘留朱紅色漆面,嘴邊鬍鬚脫落,圈背椅右扶手斷裂缺損。城隍尊神臉部圓潤,嘴角上揚帶笑意,嘴部上方兩個小圓洞,下頷中央一個小圓洞,為植鬍鬚處,鬍鬚已脫落。頭戴展翅幞頭,帽翅缺損,身著官袍,腹部凸出,腹下束腰帶,腹上束看帶。左手扶於左膝上,右手小臂上舉,掌心朝上,手指虛握,手中持物已失。雙腳踩於踏几上的獸座上,獸座的頭部朝向兩端,臺座作圓形矮臺。
2.城隍信仰起源古代之城市、城池崇拜,北宋時列入祀典,各級行政首長所在之城市多有奉祀城隍神,明太祖曾為各地城隍神加封爵位,而有明靈王、威靈公、靈祐侯、顯佑伯等稱謂,以符各級行政單位,並規定:「凡府州縣新官到任,必先齋宿城隍廟,謁神與誓。」城隍神遂有「燮理陰陽」之司,為官方、民眾所共同崇祀。民國以後,取消城隍神之祀典,各地官建城隍廟遂轉型為一般民間宮廟,城隍尊神亦被視為境主之神。(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臺灣原住民照片)的圖片
藏品(日本石花菜)的圖片
藏品(〈Japan Eye-Love-you:Mr. Suzuki’s Medical Intervention-4〉)的圖片
藏品(細葉零餘子草、腳根蘭)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青花八仙圖爐)的圖片
藏品(戟葉聖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