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690
尺寸:13.8 x 11.7 x 24.3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神農、先嗇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神農大帝像,作坐姿姿態,表面粧佛已褪去。臉型輪廓橢圓,雙目半睜。頭頂兩端梳包髻,肩披樹葉雲肩,袒胸露乳,肚腹圓凸,下半身著長褲,褲外圍著樹葉草衣,腰繫布帶,雙手佩戴手釧,跣足,坐於岩座上。挺身端坐,雙足垂下,左腳向斜前方外推、右腳向內,作「文武腳」坐姿,左手掌置於腿上,右手掌握拳持物前舉,持物已失。
2.神農大帝即神農氏、炎帝,為中國上古時代之帝王,與燧人、伏羲並稱為「三皇」,在官方祀典中尊為「先農」或「先嗇」,民間則尊為神農大帝、五穀先帝、五穀王、藥王大帝等,為兼具農業與醫藥職司的崇高神祇,在早期農業社會階段崇拜甚殷。其像有紅臉、黑臉、金臉之分,紅臉為五穀王,黑臉為藥王、金臉為祀典神先農、先嗇。(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