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
木雕張五郎像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的圖片(20170010758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58

尺寸:6.7 x 5.7 x 15.4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獵神、梅山神、翻壇倒峒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張五郎像,作立姿姿態,外表粧佛已除去,神像胸口尚存部分安金。顏面雙目半睁。頭綁巾,身著窄袖衫,腳穿長褲,腰綁布帶,跣足。立像挺身以雙腳分立的姿態站於臺座上,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左手插腰,右手掌被削除。臺座作圓臺。
2.張五郎是植根於湘中古梅山的民間神靈,為梅山教的教主,又稱翻壇倒峒張五郎。他是閭山(即廬山)巫教的神祗,據說他原是中唐後期的北方人,曾在廬山拜九郎為師,善于捕殺老虎,他的故事在福建、江西廣為流傳,唐代末年作為巫教神祗的張五郎,隨著人口的自然流動,從江西傳入梅山,成了梅山崇拜的獵神。(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張式弘 ,2005,〈張五郎傳说述評〉《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第1期。中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大碗)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菱形紋幾何紋織錦)的圖片
藏品(Psoralea tenuiflora Pursh)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