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註生娘娘像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767的圖片(20170010767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767

尺寸:6.8 x 5.6 x 11.9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註生娘娘、註胎娘娘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註生娘娘像,作坐姿姿態,坐於圈背椅上,粧佛已褪去。髮梳髻盤於腦後,顏面雙目半睜,身著盤領衣,腹圍看帶、腰繫腰帶,雙腳套弓鞋。端坐,左手握書卷置於左膝,右手舉起,右手掌已缺失。圈背椅兩側扶手已缺失,圈背椅前有踏几,椅下為臺座。
2.註生娘娘又稱註生娘媽、註胎娘娘,為職司送子、護產、生育的女性守護神,中國各地有不同的祭祀對象,並無單指某一神祇。臺灣所稱的註生娘娘部分說法與臨水夫人陳靖姑有較深的淵源,陳靖姑為唐末福州一帶的法師,因降伏蛇妖而被遵奉為神,相傳陳靖姑因登壇施法而死於產難,或是說使唐朝皇后順產而被賦予產婦、嬰孩守護職責,更進而成為送子的女神。註生娘娘的造像表現坐姿中年婦女形象,常一手持毛筆、一手書簿,寓意謄錄世人是否能生育、誕男或生女。(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謝宗榮,2003,《神像與信仰 : 館藏臺灣信仰陶瓷》。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泥炭苔屬)的圖片
藏品(三毛印章04)的圖片
藏品(「海之若櫻送別」臺籍海軍志願兵照片)的圖片
藏品(灰褐色粗砂陶口緣)的圖片
藏品(浴廁平面剖面,短向剖面圖)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斧鋤形器)的圖片
藏品(文藝月刊102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