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楊泗將軍像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816的圖片(20170010816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816

尺寸:18.3 x 13.2 x 33.6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中國
關鍵詞:水神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楊泗將軍像採坐姿,端坐於臺座上,表面以錦雕彩繪安金飾成,粧佛大部分除去,神像背後有一長方形入神洞,入神物已取出,楊泗將軍作年輕男子相貌,頭戴兜鏊,身著甲袍,肩披飄帶,飄帶打結束於腰部,腳穿皂靴,甲袍雕飾以獅頭吞口、鎧甲鱗片等紋,腹部束腰帶,左手手掌持寶珠置於胸前,右手握拳舉於右側,手中持物遺失,左腳踏於水面,右腳踩龍頭。青龍從左邊穿入水面至右邊探頭,露出一截身軀。神像左手手腕有裂痕,底部有蟲蛀孔。
2.楊泗將軍為湖南地區的水神,能護佑水路航行平安,後來逐漸隨著移民傳播到長江流域。其來歷眾說紛紜,一說七歲習法,斬殺洞庭湖裡的蛟龍後昇天成神;另一說是紀念南宋時期起義的楊么,被岳飛平定處死之後,地方人士以楊泗避諱暗地祭祀。楊泗將軍為知名的水神,造像特色為武將,身旁有龍。(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謝宗榮,2014,《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細豹斑蠹蛾)的圖片
藏品(老人節書畫比賽獎狀)的圖片
藏品(毛蕨)的圖片
藏品(花耳屬)的圖片
藏品(山黃梔)的圖片
藏品(《燕歸巢》電影廣告單)的圖片
藏品(神帽)的圖片
藏品(番杏)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