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泥塑福德正神像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6.JPG),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50的圖片(20170010950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950

尺寸:19.6 x 16 x 30.9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土地公、福德正神
文物描述:1.本件泥塑福德正神公像採坐姿,臺座已失,表面粧佛大面積褪去,露出灰白泥胎顏色,左足掌底面有裂痕,臀部底部開一道不規則小形入神洞,洞內可見捲曲之命書。福德正神作老者相貌,臉蓄長髯,雙眼垂視,神情祥和,上額兩道抬頭紋,頭戴東坡巾,身著斜襟袍服,雙手下垂於腹前,以右手握左袖,手掌隱於袖內,僅露出右手拇指,是為抱袖(壽)體。雙腳踏地,足部殘留朱紅色。
2.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為最底層的土地神崇拜,俗以為乃周代之稅官張福德,因生前愛民故被奉祀為正神。農家祀土地公以其庇佑豐收,每年於陰曆二月初二日、八月十五日祭祀之,稱為「春祈秋報」,而生意人於陰曆每月初二、十六祀土地公,稱為「做牙」,一般以二月初二為頭牙,十二月十六為尾牙。由於「有土斯有財」俗信,福德正神為被視為財神。(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王健旺,1998,《台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立面圖、A-A、B-B剖面圖)的圖片
藏品(玉山山奶草)的圖片
藏品(門窗詳圖)的圖片
藏品(推土機、道班、僱工部份)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張星賢任職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時期於東京)的圖片
藏品(帶鈕把腹片)的圖片
藏品(牆剖面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