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1199
尺寸:8.7 x 7.9 x 21.4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周將軍、從祀、同祀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周倉像,作立姿姿態,表面粧佛已褪去。臉型輪廓方正。頭部轉向左,皺眉,雙眼瞠目,表現壯年男性嚴肅的相貌,鼻翼兩側、下顎、兩頰旁皆有植鬚孔,鬍鬚已斷裂脫落。頭戴兜鍪,上半身著盤領衣、下半身著長褲,肩頸披著披膊,腰束腰帶,護腹以腰帶綁結固定,雙腳穿皂靴。立像挺身以雙足丁字步的姿態站於臺座上,左手插腰,右手握拳持物,持物已失。臺座呈現圓形。
2.周倉是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關羽的部將,建安24年(219)關羽兵敗為吳軍擒殺,周倉於城上見關羽首級,乃自刎而死。周倉常與關平一同配祀於關聖帝君左右,關平位於關聖帝君左側、周倉位於右側,而宜蘭礁溪協天廟則為周倉位於關聖帝君左側,少數將周倉奉為主祀神如新北市萬里仁和宮,源自清光緒17年自野柳海岸撿拾到周倉神像。周倉的形象在《三國演義》中有所描述,作為關聖帝君的配祀神,常表現成手握青龍偃月刀。(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