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彌勒佛像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1.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1.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2.JPG),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3.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4.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6.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7.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8.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17.001.1383的圖片(20170011383_I009.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1383

尺寸:16.6 x 13.8 x 26.8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彌勒菩薩、未來佛、慈氏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彌勒佛像,作自在坐姿態,坐在仰蓮式蓮座上,粧佛已褪去。顏面表現壯年比丘相貌,臉型輪廓圓潤,雙目半睜,雙脣微開,上半身露出胸膛,體態豐腴,肚凸腹大。跣足,右足屈膝、左腿屈膝內伸,左手置於左膝,右手握念珠置於右膝。
2.彌勒佛又稱未來佛、彌勒菩薩,意譯為慈氏,大乘佛教將其與燃燈佛、釋迦牟尼奉為縱三世佛,將繼任釋迦牟尼佛為娑婆教主,漢傳佛教的信徒認為彌勒佛將於未來引渡眾生前往淨土,同時賦予財神、福神的角色,因而彌勒佛的信仰興盛。彌勒佛的形象在五代後梁有了明顯的改變,受契此和尚典故的影響,形塑為比丘相貌,體態圓潤豐滿、袒胸露乳、手持布袋。十八羅漢之一也有此形象的羅漢,稱為布袋羅漢或彌勒羅漢等名稱。(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多枝羽蘚)的圖片
藏品(台灣佛甲草、石板菜)的圖片
藏品(藍博洲)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繁縷)的圖片
藏品(何懷東攝影作品「你上我跟」)的圖片
藏品(單耳淑女花瓶/橢圓形(小))的圖片
藏品(電氣工程 拾層弱電設備配線平面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