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明治27年11月29日出版久保田米齋畫《日清戰鬥畫報》第3篇
登錄號:2017.017.0043的圖片(20170170043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17.0043的圖片(20170170043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17.017.0043的圖片(20170170043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17.017.0043的圖片(20170170043_I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17.0043

尺寸:23.5 x 17.2 x 0.7cm
歷史分期: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歷史圖繪
創作者/製造者:大倉保五郎
製造地:日本東京
關鍵詞:甲午戰爭、畫報、久保田米齋、明治天皇、威海衛
文物描述:本書為久保田米齋畫《日清戰鬥畫報》第3篇,本篇描寫日本艦隊在1894年8月10日日本軍艦侵擾威海衛掩護軍艦運輸開始,9月13日日本天皇出宮領導軍隊及後續在東北、朝鮮的相關圖繪,並以文字描述當時的情景。著者久保田米齋是日本明治時代的畫家,主要以歷史畫、風俗畫、漫畫、小說插畫廣為人知,1894年起開始擔任從軍畫家,描繪一系列的『日清戰鬥畫報』,日本在明治30年代(1897)出版相當多的畫報,其發起是受到西方美術的影響,但發展則有其歷史因素,畫報流行年代剛好是在石版印刷流行的時期,也正好在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這段期間,比起文字的戰爭報導,圖文並茂的畫報更受到時人的歡迎,其後由於照相攝影技術的發展,以石版印刷所成的畫報也開始被取代。
參考資料:1. 許佩賢著、吳密察導讀,《攻臺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臺北:遠流,1995),頁46、47。
2. 〈久保田米僊〉,維基百科,http://ja.wikipedia.org/wiki/%E4%B9%85%E4%BF%9D%E7%94%B0%E7%B1%B3%E5%83%8A,2015/1/31。
編目者:蔡誌德
編目日期:2019/08/27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中國地圖出版社〈四百萬分一中國地形〉)的圖片
藏品(鋁門窗詳圖)的圖片
藏品(短指和尚蟹)的圖片
藏品(琦君夫婦與林海音壽宴上之合照)的圖片
藏品(林瀅揮毫影像記錄)的圖片
藏品(保證責任三芝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給賴阿增大詔奉戴儲金簿)的圖片
藏品(南燭)的圖片
藏品(道具—椅子)的圖片